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中药也会“过期”吗?

发布时间:2019-06-12 10:41:24    浏览次数:2282次

  饮片的常见的变质现象

  1.虫蛀: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饮片中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易生虫,如党参、白芷、北沙参、娑罗子、前胡、桑螵蛸等。

  2.发霉:又称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对饮片贮藏危害大。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梅雨季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易发霉。在常用的饮片中,易发生霉变的主要有:全蝎、生白术、白果等。

  3.泛油:习称“走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丁香、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4.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由白色变为黄色;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金银花等。

  5.气味散失:是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药物发霉、泛油、变色,均能使药物气味散失;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肉桂、沉香等,由于受温度和空气等影响,也会逐渐失去油润而干枯,以致气味散失;豆蔻、砂仁粉碎后,气味会逐渐挥发散失等等。

  6.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皮硝、硼砂、芒硝等。

  7.潮解: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如青盐、咸秋石、芒硝等药物,这些饮片一旦变异后更难贮藏。

  8.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因受热发粘而连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阿胶、乳香、鹿角胶、龟甲胶、儿茶等。

  9.腐烂:是指某些新鲜的饮片,因受温度和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引起闷热,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活动而导致腐烂败坏的现象,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

  如何辨别变质的饮片

  “细细看”

  粉性足、肉质及糖性大、质地疏松的中药易被虫蛀,如山药、莲子、当归、苦杏仁、肉苁蓉等。中药材经虫蛀后,有的形成孔洞产生蛀粉,有的甚至被完全蛀成粉状。如金银花、菊花虫蛀后整个花瓣散落;易发霉的饮片药材表面会出现大面积绿色粉状物质。当归、独活等走油时,药材表面会呈现油样物质,麦冬、天冬走油时会黏连成块。

  “嗅气味”

  含有脂肪油、挥发油或糖类等成分的药材,如苦杏仁、当归、肉桂等易产生“走油”现象而产生浓烈的“蛤”气味,油脂的酸败有一样的味道。

  “摸质地”

  药材手摸有黏腻感,说明已经走油。如当归、党参、柏子仁等含有挥发油的中药饮片,表面易出现油样物质。

  饮片的保存

  专业机构对饮片的存储有严格要求,温度和湿度都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且有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患者家里中有储存时间较长为煎煮的饮片,在需要使用前一定要仔细观察看饮片是否有变质现象不易继续使用。如果自行不能判断可以求助专业人士。不建议患者家中常备大量的中药饮片,特别是在梅雨季节。

  代煎汤剂的变质及其储藏方法

  选择代煎药物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代煎药液的存储与变质问题也逐渐呈现。代煎药通常一个周期(7天或14天)的药一次性煎出交于患者,患者每天服用。药液会有较长时间的存放,在这存放过程中会由于放置不当使药液变质。患者服用前要仔细观察一下药袋是否有药液变浑浊、药袋胀气的现象,或者在服用的发现有异味,则表明药物已经发生变质不可服用。为防止药液变质危害健康,首先不要开多于两周的剂量的代煎处方,其次患者及时取药服用,未服用的药液在不超过25℃的情况下可置于通风阴凉处,条件允许置于冰箱,服用时取出再适当加热为宜。